近年來在奈及利亞投資界屢見不鮮的故事再次上演,2025年4月,眾多投資人在CBEX加密貨幣投資平台的倒閉中遭到財務重創。該平台虛假地自稱「中國北京股權交易所」,未經警告即凍結使用者賬戶,引發宜巴丹和拉哥斯辦公室的廣泛恐慌和抗議。

初步報導顯示,投資人損失高達1.3兆奈拉(約8億美元)。然而,加密貨幣專家兼安全分析師Taiwo Owolabi指出,「目前被竊取的投資人資金總量為8.47億美元的USDT,並可能還會增加。」

然而,獨立分析師Specter和Techpoint Africa的進一步調查估計,實際損失遠低於此,介於610萬到1200萬美元之間,對受影響的個人來說仍然是很大的損失。這種報導損失的不一致強調了該計畫實際規模的困惑。

CBEX計畫背後隱藏的危險信號

CBEX運作為典型的龐氏騙局,偽裝成一個複雜的投資平台,承諾在30天內為投資者提供100%的回報,並謊稱使用AI驅動的交易策略。該計畫通過在國有媒體上出現來增強其可信度,在那裡它被誤導性地描述為「扶貧計畫」。

加密貨幣專家Taiwo Owolabi在X Space上解釋了CBEX運作背後的欺騙性機制:「他們設計了一個弱小的網站,未來用來說服人們這是一次影響他們的安全漏洞。顯然,當你付款時,你是匯款到一個TRX帳戶,然後,他們立即將其從那個TRX錢包中移走,匯集後轉換到USDT,再到ETH。因此,當你登錄你的帳戶時,你的資金幾乎不存在於你的資料中。你看到的只是數字。你所有的日常交易活動所增加的錢只是虛假的AI交易。當需要提現時,他們會匯給你其他人的錢。」

根據社交媒體上在崩潰前的多方分析警告,CBEX表現出許多紅旗,專家已發出警告:

  • 不切實際的每日1.5%的回報承諾(相當於每月45%)
  • 聲稱99.8%的交易信號準確率,實際上,專業交易員通常贏得4至7筆交易中的10筆
  • 多個網站,所有權結構不明確
  • 未在官方應用商店出現,需下載APK文件
  • 缺乏創始人資訊的透明度

即便有這些跡象,該平台依然吸引了大量不同社會經濟階層的受眾,有些個人損失達數萬美元。CBEX發布官方外觀的文件,包括FinCEN註冊和據稱由科羅拉多州國務卿簽署的證書以提升其形象。儘管CBEX列在了FinCEN的數據庫中,美國當局澄清這種註冊不等於合法性。偽造或誤導文件是金融騙徒常見的伎倆。

在最後幾周,CBEX開始宣傳與亞洲市場假裝推出有關的促銷獎金——這一舉措旨在為系統注入新的資金。投資者被告知這些好處「通常保留給VIP」,但現在對每個人開放。使用者群組中的對話顯示人們促使其他人趁此機會去拿這些新獎金——這是一個龐氏騙局即將崩潰的標誌,因為它依賴於新資金的流入以維持支付。

該計划的崩潰引發了憤怒,憤怒的投資者衝擊了CBEX在奧克阿多的宜巴丹辦公室。隨後,位於拉哥斯州埃格貝達-伊德穆區的Seliat公車站附近的CBEX辦公室也在週二被憤怒的投資者包圍。視頻記錄了劫掠者將家具和設備帶走的情景,各種受害者在線分享慘痛的證詞,包括一位在國外工作多年所存下的1000美元化為泡影的女性。

「若未註冊即為非法」

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此前曾對CBEX發布了警告,指出該平台未在委員會註冊。在2025年4月14日與金融科技公司利益相關者的虛擬會議中,SEC總裁Emomotimi Agama強調:「若未註冊,即為非法。」

根據總統波拉·蒂努布簽署的2025年投資與证券法(ISA),SEC現擁有更廣泛的權力來管控數字資產平台,包括起訴未註冊平台和龐氏計畫的運營者,處罰可達十年監禁和高至4,000萬奈拉的罰款。

委員會重申,未經SEC註冊提供在線外匯交易或相關服務是刑事犯罪。它還建議此類企業與其DRM部門聯繫,以瞭解註冊流程並避免制裁。

奈及利亞的龐氏進化:同樣的伎倆,新的技術

CBEX跟隨著MMM、Twinkas和Racksterli等先前奈及利亞龐氏計畫的模式行事。這些計畫通常通過社交媒體傳播,提供不切實際的回報,利用早期投資者的獲利來吸引更多參與者,然後最終崩潰。

CBEX案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其對技術流行術語如「AI驅動的加密交易」和「區塊鏈分析」的利用,使其對技術敏銳的年輕一代顯得尤為合法。儘管其外觀精巧,CBEX實則依然運作於傳統龐氏騙局的基本原則之上。

CBEX的崩潰也凸顯了奈及利亞對此類計畫的易感性,特別是在該國對複製交易的興趣日益增長的背景下。從2004到2023年間,奈及利亞的「複製交易」Google搜尋量比美國高出1900%。這一趨勢,加上金融知識匱乏和監管薄弱,加劇了讓如此欺詐計畫興盛的環境。

CBEX的崩潰是針對新興市場的跨境加密詐騙更大趨勢的一部分。與CBEX相關的一些錢包與Huione Pay有聯繫,這是一個東南亞支付處理機構,因便利超過240億美元的可疑交易而被列入黑名單。該平台的策略反映了亞太地區常見的手法:虛假的AI工具、複製交易的幻影及通脹的成功率。CBEX甚至聲稱擁有99.8%的交易信號準確率——這一統計幻象被專家們駁斥,因為即使是資深交易員通常只贏得4至7筆的10次交易。

金融專家不斷強調在投資任何平台前要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投資者應檢查是否有適當的監管機構如SEC的註冊文件,對不切實際的高回報承諾保持警惕,並避免投入超過自己承受範圍的資金。

正如流行的投資格言所說:「牛市賺錢,熊市賺錢,貪婪者吃虧。」這一格言警告人們貪婪和魯莽,會導致像CBEX這樣的投資騙局中重大財務損失。

CBEX的崩潰再次成為一個代價高昂的提醒,在金融市場中,如果某事聽起來好得不真實,那幾乎一定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