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亞的通信、創新與數位經濟部部長博森·提雅尼(Bosun Tijani)近日啟動了一個數位貿易平台,旨在大幅增加科技產業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貢獻。這項措施與聯邦貿易部合作進行,目標是在未來三年內將該產業的GDP佔比從目前的14%至18%提升到21%。

這項舉措預計將為尼日利亞的初創企業釋放50億美元的資金。提起這項策略時,提雅尼指出:“貿易作為我們戰略藍圖的第五支柱,為促進尼日利亞科技出口提供了關鍵機會。貿易平台的啟動為本地科技公司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支持它們進入並競爭於非洲及全球市場。”

政府計劃借鑑中國、韓國、愛沙尼亞和印度等國家的經驗,以提升生產力並吸引外國投資進入關鍵領域,如金融科技、農業科技、健康科技、教育科技和電子商務。預計這項舉措還將顯著改善尼日利亞在經濟複雜性指數(ECI)中的排名。2022年,尼日利亞在該指數中位列133個國家的第127位。

數位貿易平台的建立是尼日利亞技術生態系統一系列政策舉措中的最新一環。關鍵里程碑包括2022年《尼日利亞初創法》的頒布,2023年國家區塊鏈政策的批准,以及近期推動的數位經濟與電子治理法案。

這一舉措恰逢博森·提雅尼被批評忽視其核心支持群體和電信行業之際,批評者認為,使尼日利亞科技行業持續受到挑戰的是既有的基礎設施問題,例如纖維基礎設施、網絡改進、通行權以及資金不足問題,這些問題讓尼日利亞在科技創新方面落後於兩年來持續吸引投資者的肯亞。

在2024年10月舉行的TechCabal Moonshot活動上,提雅尼承認了批評聲音但認為其並不完全公允。雖然策略性專注於數位貿易平台可能引起擔憂,因為尼日利亞在世界銀行的營商環境評級中排名190個經濟體中的第131位,限制了貿易運營的順暢。而創建數位貿易平台也在某些層面上偏離了他的核心職能。

此外,安全問題及對進口的過度依賴可能削弱數位貿易平台在實現預期目標方面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