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數位媒體市場中,播客的影片化是各大平台積極競逐的一塊新興領域。然而,儘管Spotify對於影片播客的研發投入不遺餘力,仍有許多播客業界的高層對此持保留態度,選擇將重心放在YouTube的影片上。

多位播客內容主管告訴我們,他們選擇專注於YouTube的原因主要在於該平台的使用者基礎及觀眾增長。播客組織正致力於提升影片播客的製作水準,並探討如何有效吸引觀眾。在這個過程中,YouTube憑藉著其龐大的使用者數量,讓播客全長影片的上傳在訂閱人數和觀看數量上都顯示出顯著的增長,這也使得許多播客決策者將主要精力放在該平台上。

Pushkin公司的行銷副總裁Eric Sandler表示,Spotify對於影片的多樣化探索令人興奮,但目前為止,他們尚未有足夠的互動經驗來做出明確的判斷。此外,YouTube多年的運營和穩定性使他們更願意在此平台上紮根。

依據Edison Research的研究報告顯示,YouTube在13歲以上的每周播客聽眾中仍占據31%的市場份額,相對於Spotify的27%。這一現象部分也反映了Spotify目前影片播客的發展仍處於萌芽階段,許多管理者抱持著觀望態度,在進一步擴大在此平台的分發之前,選擇等候市場和使用者行為的變化。

例如,《紐約時報》的音頻業務及觀眾增長部門副總裁Nina Lassam具體表示,目前他們的影片內容並未在Spotify上架,而是密切關注該平台的動態。Lassam指出,他們並不急於進入新的分發渠道,而是觀察市場和使用者如何運用這些新功能。

此外,YouTube的一個優勢在於其支持的rss分發系統可以讓音頻播客依據同樣的頻道運行,而Spotify特有的上傳流程則使得音頻和視頻的自由切換較為困難。一些播客如Bloomberg Radio尚未在Spotify上架影片,因為其目前的技術限制無法支持一個節目同時擁有音頻和視頻版本。

另外一方面,NPR的播客策略及品牌開發部副總Collin Campbell認為Spotify對於NPR來說是個重要平台。他們已經開始製作針對Spotify的定制化節目並研究使用者反應。儘管如此,他直言現在評估這些努力對收視成長的影響還為時過早。

從Spotify近期的業績報告來看,平台上的視頻播客的興趣有所上升。自去年11月以來,平台上增加了3萬個播客,270萬使用者觀看過視頻播客,顯示出了一定增長的趨勢。

Spotify的發言人指出,平台上的創作者合作計畫已經吸引了70%的符合資格的創作者註冊入駐,顯示了創作者和觀眾對於視頻播客模式和減少廣告的偏愛。

儘管Spotify推動的變化還在初步階段,Wondery、《紐約時報》以及Bloomberg等公司表示多虧於他們影片上的努力,頻道觀看數有了顯著增長,這些信心源於他們在YouTube平台上的成功經驗。

《紐約時報》自去年在YouTube上創立專門的播客頻道後,觀看量翻了十倍,而Bloomberg的視頻播客自2024年1月以來,訂閱量增長了600%。這也讓播客管理者在平台使用策略上更加謹慎,準備逐步提升在Spotify上的投入。

總結來看,視頻與音訊多元化的競爭中,YouTube目前仍是眾多撒木的平台,而Spotify的探索則在持續。在未來,這場戰役的榮耀歸屬於何處,將取決於各平台的技術創新與市場反饋的不斷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