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文章的第一部分中,我們探討了五位科技專業人士在薪資談判中採取的策略,以最大化他們的賺錢潛力。然而,在科技職業生涯中成功的財務管理不僅僅需要良好的談判技巧,還需要對時機、職業軌跡和價值創造進行長期的戰略思考。在這第二部分中,我們將探討另外五位專業人士如何從更大的角度來看待問題:構建能夠持續獲得良好報酬的職業,做出聰明的轉職決策,並在生存需求和長期財務安全之間取得平衡。
對期望的現實檢視
Ucha Azuh,一位來自PressOne Africa的產品行銷經理,早期就了解到在奈及利亞的經濟環境下,財務增長常常達不到期望值。“在大學時,我以為賺到₦100k就夠了。我從₦50k開始,後來升到了₦150k,當時覺得這是一次很大的飛躍。但到達那個目標後,我發現仍然不夠。”
即使薪水顯著增加,經濟現實仍不斷改變目標。“當我賺₦150k時感覺比較開心,但現在我必須考慮賺錢的其他方法,如探索被動收入流及找到投資機會,這是一場不斷的奮鬥。”
這引發了她的職業生涯策略轉變。Ucha離開了數字媒體,主要是因為報酬不足,而其他人則因從事科技行業迅速進步。當她收到科技公司的工作邀請時,公司甚至允許她自行設置薪水。
住在拉各斯進一步加劇了這些壓力。“你需要錢來獲得任何形式的解脫。如果沒有人在經濟上支持你,你必須不斷尋找機會賺取更多。”
馬拉松的心態
Benjamin Dada是Condia的創始人,他提供了一種較有異見的觀點,在通常優先考慮快速勝利的文化中顯得尤為突出。
“職業是一場馬拉松。年輕時的興奮結合你身邊的壓力,容易讓人忘記這一點,”他解釋道。“在馬拉松中,你可以起步快並很快疲倦,或是穩步建立勢能,然後在後面更用力。”
Benjamin從經驗中學到了這一點,承認自己曾經在追逐更多的金錢和影響力時辭去了工作。“表面上看,這有效,但從長遠來看,穩定的增長對我來說會更好。”
他的建議是將自我價值與組織的薪資標準分開。“別把你的價值與公司支付給你的薪水綁在一起。我曾經在實習時工資低廉,但我在那裡的工作成為了我在Google面試時最強有力的故事。”
公司根據其支付能力付薪水,並不總是根據你的價值。因此,應專注於建立有說服力的影響和成果故事,而不僅僅是收集工資支票。
“給自己一些寬容,讓自己能保持足夠的理智去玩這場馬拉松賽,”他說道。
以價值為先的方式
Aderonke Akinbola是Google的技術計劃經理,他以技能為首的方式進行職業成長。雖然她承認自己想多賺點錢,但她的重點仍然放在建設可自然帶來更高報酬的能力上。
“我的主要焦點一直是提升我的技能。例如,我打算很快攻讀MBA,獲得許多公司尋求的管理專長,”她解釋道。
她的理念很簡單:“我相信金錢跟隨價值,所以如果你投資於技能建設,盈利潛力自然會跟隨而來。”
這種方法需要耐心以及對發展哪些技能的戰略思考。Aderonke投入昂貴的技能提升機會,因為她將它們視為對未來賺錢能力的直接投資。
同樣,Obasola Akintola是Cowrywise的資深品牌設計師,他有一個積極的學習預算。“在課程方面,我會永遠花錢獲得知識,無論成本,尤其是值得的知識。”
他優先選擇來自行業領導者的結構化課程,而不是免費的選擇,將職業發展視為不可商量的事項。
從生存模式到策略思考
Gift Arku是Smile ID的行銷協理,在面臨重大個人挑戰後,必須在即刻的財務需求與長期職業策略間取得平衡。她發現自己在必要而非選擇的環境下做出決策。
“我必須接受當前可用的工作,即便它不是最合適的選擇。這種壓力以你在當下也許無法察覺的方式影響著你的職業生涯,”她回憶道。
即便與待她不如意的人合作並接受不理想的機會,Gift仍然專注於透過資源、寫部落格和建立聯繫來建立自身的可信度。這段經歷教會她儘管金錢對生存很重要,擁有一個方向感將維持長期職業滿足感。
“科技曾是追求更高收入的明顯道路,我決心進入那些人賺百萬的房間。但儘管金錢很重要,我也知道它不會是長期支撐我唯一的東西。我是以目標為驅動力的。”
如今,她覺得自己在工作和目標之間找到了平衡。她發現滿足感往往比最大化短期收入更重要。
長期成功的框架
- 即便在壓力下也要玩長期遊戲: Benjamin的馬拉松心態和Gift從生存到策略的演變顯示即便在即時壓力推動下朝向短期優化,保持專注於技能建設和目的仍能創造更好的結果。
- 預計你的財務需求將演變: Ucha的經驗表明,達到一個財務目標往往揭示出新的挑戰。建立多元收入流並計畫生活方式膨脹在職業發展中顯得尤為關鍵。
- 投資於自己: Aderonke和Obasola都重視技能發展勝過即時薪水最大化,理解能力是會複合增長的,反觀職位名稱可能會消失。
在職業生涯中,金錢始終是其中的一部分,問題不在於是否在意薪水;而是你會以戰略性方式做出這些決策還是將它們留給偶然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