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採用行銷?優點、步驟與成功案例解析

採用行銷是指將傳統商業中常用的行銷過程與方法,應用到招聘業務中的概念。隨著IT技術的進步使得人才獲取競爭日益激烈,許多企業開始關注這種方法。在本文中,我們將詳細解釋採用行銷的定義、企業實施的步驟以及成功案例。

採用行銷是什麼?

採用行銷是指將傳統商業中常用的行銷過程與方法,應用到招聘業務中的概念。企業在制定行銷策略時,需要經過目標客戶的選定、需求和趨勢的了解、社會問題的研究與分析,來明確商品或服務所提供的價值。這種一般性的行銷策略應用到招聘業務中的做法稱為採用行銷。在現今人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這種方法的必要性愈加明顯。

採用行銷中的漏斗與管道關係

在採用行銷中,漏斗與管道的概念是核心。漏斗是將行銷領域中消費者的購買階段和該階段中的人數圖像化並進行分析的概念。從興趣開始,經歷需求明確、選擇、決定等階段,對應的人數逐漸減少,這種圖式如同漏斗,因此稱為“漏斗”。在管道方面,包括社群媒體、電子郵件、網頁等方法。過去只有網絡廣告和說明會等方式,但現今的招聘市場中,社群媒體和實習等方法也日益普及。企業需根據不同情況選擇適合的管道,例如在興趣階段使用社群媒體,在需求確認階段使用線上會議。

採用品牌化的區別

採用行銷與採用品牌化常被混淆,但兩者有明顯差異。採用品牌化通過提升企業品牌形象來吸引人才,而無需他社分析等過程。相對之下,採用行銷則根據市場動向來改變手法,需要進行各種數據驗證以制定適當流程。

採用行銷的優點

下面介紹人力資源運用採用行銷所能獲得的優點。正如前述,採用行銷應用行銷思維到招聘業務中。妥善利用可增加目標人才的應聘、減少招聘中的錯配風險等。

增加目標人才的應聘

第一個優點是能增加目標人才的應聘。傳統招聘通常是將資訊發布在求職網站上,等待求職者主動應聘。而採用行銷則是明確目標人才,進行適當的接觸。透過分析與精確的手法,可期待增加目標人才的集群。

減少招聘錯配風險

採用行銷還能減少招聘錯配風險。許多人力資源管理者常苦惱於聘用後的錯配,而採用行銷通過選擇適合的管道,匹配求職者的心理狀態,從興趣到需求明確及最後的決定,來逐步篩選適當的人才。

提升招聘效率

採用行銷還能提升招聘效率。雖然採用行銷需要進行環境分析、設定漏斗和管道等,但結果上可實現招聘業務的效率化。累積分析方法與經驗可減少錯配風險,脫離持續尋找人才的狀態。

實施採用行銷的三個步驟

了解採用行銷概念後,接下來介紹企業導入的具體步驟。如同擴展銷路,步驟包括自我分析、設定理想人物形象等。

自我分析

採用行銷實施的首要步驟是自我分析。方法多樣,主要目的是了解企業的優勢和劣勢。在招聘業務中,這也是防止錯配的線索。在開始接觸目標人才前,進行徹底的自我分析。

設定理想人物形象

設定理想人形象是第二步。這是明確企業需要什麼樣人才,使招聘活動有軸可循,全體人力資源部門可一致性地向目標人才接觸。

設計顧客旅程

行銷中的顧客旅程設計是指從商品或服務的購買決定過程。適當接觸人才時,需設計求職者心理狀態的地圖。例如在漏斗中“激發對企業的興趣”、“把握顧客需求”等分類,進行適當的管道設置以提升採用行銷效果。

採用行銷的主要手法

以下介紹採用行銷的主要手法。現今採用行銷特別涉及線上工具的運用,備受關注。

直接招聘

直接招聘是採用行銷中的一種手法。這是一種企業設定好理想人形象後,直接接觸目標人才的方法。

業主媒體招聘

業主媒體招聘是另一種常用手法。業主媒體指企業自行運營的媒體,可以傳達企業文化和氛圍,給求職者信賴感。

社群媒體招聘

社群媒體如Instagram和Twitter已廣泛應用於招聘,透過這些平台進行品牌形象的宣傳和互動,以訴求求職者的關注。

採用行銷的成功案例

最後,介紹三個採用行銷成功案例,幫助我們在實踐前更好地理解具體效果。

LINE株式会社運營業主媒體

LINE株式会社採用“每個人都是主角”的概念,運營針對人事領域的媒體OnLINE,通過員工訪談等內容,提高求職者的興趣。

小學館集英社提昇內容精度

小學館集英社透過引進招聘管理系統,精確掌握候選人資料與招聘進度,實現了50%的選考人數提升。

株式會社電通業務委託機制

電通通過建立業務委託機制,提高了招聘效率。透過這種方式提供穩定工作,實現招聘業務的招商效率化。

結論

由於人才競爭愈加激烈,許多企業開始重視採用行銷。採用行銷在於企業主動接觸求職者,與採用品牌化有所區別。雖然需要建立分析與設計的經驗,但可帶來招聘適當人選等大優點。考慮實施採用行銷的企業可參考成功案例,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當手法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