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YouTube更新其創作者政策,聚焦於改善平台內容品質,此舉引發了創作者的擔憂,但行銷人士則表示支持。這項更新主要針對重複性內容做出廣泛的規範,旨在遏制類似幻燈片和敘述類影片的重複性上傳現象,尤其是針對AI生成的影像內容進行管理。

在2025年7月15日,YouTube更新了其創作者合作計畫中的政策,將過去的重複內容指引重新命名為涵蓋"不真實內容",如幻燈片式展示或敘事性故事。儘管如此,YouTube的全球傳播領導人Nicole Bell表示這是微幅更新,並非針對AI生成內容。然而,某些創作者解讀這一舉措為針對AI影片的打擊。

過去,YouTubers往往利用AI工具批量生產影片,這次的新政策可能意味著這些影片的創作者需要重新考量其內容製作方式。根據更新的方針,所有創作者都被要求在影片涉及AI生成或修改時進行標記。

對於依賴AI工具來自動化創作過程的創作者來說,新的開放式指導方針增加了許多不確定性。YouTuber Bennett 'Money Mind' Santora在經營的頻道StoriezTold中,通過將影片剪輯為動物故事創作出了大量的內容,而這類作品有時會被視作重複性敘述影片。

Santora擔憂,隨著YouTube的新政策,許多自動化創作者會面臨挑戰。他指出,儘管他的頻道尚未受到影響,但持續的政策趨勢伴隨的是不可忽視的風險。

另一方面,行銷人士則對這些措施持積極態度,認為YouTube此舉對平台具有正面作用。由於廣告客戶對無面孔創作者——這些創作者通常使用AI工具大量生產影片——的興趣持續增加,但大部分行銷預算仍用於支持那些具備明顯個人特徵的長影音創作者。

行銷專員Jeremy Whitt表示,儘管新政策可能提高平台的廣告成本效率,但他不認為這會對客戶的YouTube使用意圖產生直接影響。他認為YouTube是否能夠有效執行並監控新政策是未來的關鍵。

對創作者和行銷人群而言,新政策顯示YouTube正積極關注創作者的AI工具使用方式,並對於不會產生"垃圾內容"的AI工具保持開放態度。創作者Khrystyian Danylenko指出,這一政策將明確劃分"剛好可盈利"和"不再被認為有改造意義的"內容之界限。

儘管面臨挑戰,Danylenko認為這將促使創作者走向更具原創價值的內容方向。他解釋道,一旦這些低成本影片收益終止,觀眾將更偏向於觀看真正有價值的影片。

YouTube更新的政策與AI生成廣告的日益增加相吻合,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誤導消費者對產品和代言人的認知。因此,創意行銷平台Agentio的CTO Jonathan Meyers認為,這次政策更改會促使行銷人員利用AI細緻化人類拍攝的影片,而避免全合成廣告的出現。

YouTube過去一年內對AI工具採取較為開放的立場,如今大量AI生成內容的暴漲促使平台進行調整,並未具體說明有多少頻道因此被終止,但顯示了新的政策方向。

有些創作者如Danylenko認為此動作稍顯嚴厲,但了解YouTube的立場後,他預計這將引導創作者專注於創作更多真實原創內容。總的來看,這次更新是YouTube試圖平衡創作者自由與平台內容品質的一次舉措。